康百科

为什么医生总是说“穷人得胃癌,富人得肠癌”?癌症该如何预防?

热点资讯 2022-09-21 10:40:01

为什么医生总是说“穷人得胃癌,富人得肠癌”?癌症该如何预防?

“穷人得胃癌,富人得肠癌”的说法,不仅在医生圈子流行,也是一些地区的俗语。

美国的肿瘤学会曾经对贫富差距和癌症的关系进行过统计,专家们发现在美国贫富差距对癌症的影响在30年内越来越大。有专家更是直言不讳,如果贫富均等,至少能降低34%左右的癌症死亡率。

贫富差距只是表层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穷人和富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安逸生活和劳碌命的区别。富人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其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就会偏向于安逸,吃得多,活动少。我国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种现象也就更为普遍。在人均收入提高的今天,各种富贵病也相继高发,肠癌的发病率相较于以前也提高了。

生活的安逸,伴随着饮食的丰富,大鱼大肉频繁出现在餐桌,也极大增加了肠癌的发生几率。鱼肉本是好东西,天天吃,顿顿吃,吃得越多,消化越难,而消化主要在肠道。富人或者生活水平提高和肠癌的关系也就更密切。

相反,穷人多是劳碌命。放在多年以前,穷人多的也多是苦力活,对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的需求也更高。可由于生活条件所致,这些营养得不到补充,胃病就易发生。

越是家里揭不开锅,也越是爱节省,当天的食物经常会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吃。蔬菜放置时间久了,亚硝酸盐的含量要比肉类更高,而这种物质是有致癌性的。生活水平低的人,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也不会太讲究,幽门螺杆菌这类和胃癌关联性极高的细菌,感染率也就提高了。

如今,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数量之庞大,并非是现在人的饮食习惯所致。而是和数十年前国人生活条件差,生活饮食并不讲究有关。

不管是“穷癌”、“富癌”,只要生活中注意预防,都不至于让癌症登门。

预防癌症,从下班早点回家开始。越是富人,应酬也就越多,一天到晚在家里吃饭的时间并不多。生活总是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而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多是用健康换来的。要学会在两者间权衡,下班多回家吃饭,不让身体过度劳累,不经常应酬喝酒,肠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都会降低。

防癌要防体重,胖是富人的致癌因素,瘦是穷人的致癌因素,体重要合理,BMI指数在18.5到23.9之间,为合理体重。生活条件好的人,要节制饮食,避免大鱼大肉,抽酒抽烟。生活条件差的人,不要总是吃素,也要增加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一周至少吃两到三次。

要坚持体检,每年都做一次全面的检查。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一年做一次体检,大部分人是能负担起的。只是心态不能摆正,一是怕查出病,接受不了,二是怕查不出病,浪费了钱。这说明对体检的重要性,并没有认识到位。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早期的癌症经过体检基本都能查出来,体检是为了查病,以便做到尽早治疗。没有查出病,也可以有个心理安慰,至少不用每天提心吊胆。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