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吸烟、女性……这7类人群,更容易患这种癌
分类:热点资讯 时间:2023-05-30
目前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很难只用过度筛查和诊断来解释,个体的遗传背景、肥胖、碘摄入状态、辐射暴露以及其他内分泌干扰物和致癌物的影响这些高危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甲状腺癌的易发人群,做好高危人群的癌症预防,能有效防止疾病发生。
目前甲状腺癌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女性
甲状腺癌发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有体外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了雌激素与甲状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但在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2、遗传因素
甲状腺癌或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家族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约5%患者有相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家族史,家族性甲状腺癌比散在发生的甲状腺癌预后差。
3、肥胖
除了与结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和食道癌风险增加有关之外,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也脱不了干系。年轻人的BMI上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肥胖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术后复发或者局部残留的风险也会更高。不过,肥胖和驱动甲状腺癌风险增加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吸烟
甲状腺癌的风险在吸烟者中可能会下降,这可能与吸烟人群的体重下降或促甲状腺素水平下降有关。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这一关系还没有定论,结果相互矛盾,但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想靠吸烟预防甲状腺癌,恐怕是要死在其他癌症上。
5、辐射
辐射是甲状腺癌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切尔诺贝利、广岛、长崎的例子已经广为人知,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不过,核电站和原子弹爆炸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遇得上,人们更可能接触到的辐射来源是CT,同样也是儿童时期接触到的CT检查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更密切。
6、碘摄入量
碘摄入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目前缺乏大数据研究,尚无定论。补碘可能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补碘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有关。由于很难监测人群中实际的碘摄入量,大多数研究数据的质量不高。
7、其他因素
甲状腺的相关疾病,焦虑抑郁,生活方式等等。
那么甲状腺癌的发生,它和别的肿瘤一样,也是一个多因素的发展过程,那么具体各种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多大作用,还是不是很明确的。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早期都没什么症状,了解这些高危因素以及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很多甲状腺疾病都是可防可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