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健康网

冷静看待肿瘤晚期,凝视死亡接受现实

编辑:°三度微凉 时间:2023-05-27

冷静看待肿瘤晚期,凝视死亡接受现实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这个世界从此与你无关。再也没有日升月落,再也看不见蓝天白云,再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再也感受不到微风拂面,再也闻不到花香,再也见不到亲人,再也没有思考,再也不用冲动……某种意义上,当一个人永远闭上眼睛,世界就跟着他一起消失了。只有到了面临死亡,感受绝望的那一刻,他们才明白,人生在世的最大财富不是名誉、金钱和美貌,而是健康。

在医院里,医生救治病人的同时也在对抗死亡。特别是面对肿瘤晚期的病人,医生更像是生命的卫士,他们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他们精湛的医术让死神战栗。他们沉着而湿润的眼睛里映出了温暖的希望之光,他们穿着冰冷的白大褂在救死扶伤的忙碌中燃起了生命之火。

日本作家野坂昭如说:“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比起那些没有任何准备就意外离世的人,肿瘤晚期的病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感到活着就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有时间回顾一生,还有时间陪伴家人,还有时间安排后事,享受生活美好的点滴,直到已经全身无力,甚至连每一下呼吸都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最难熬的时候,面对不可逆转的疾病,他们独自感受着各种绝望,各种恐惧,各种不舍,各种假设,然后抑制不住地对过往的种种回忆和感慨。他们流着泪,脆弱地对自己说:“我是真的不想死。”

是的,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珍爱生命,但是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健康的时候,追求生命的宽度,想要生活多姿多彩,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争当强者,唯有站在高处,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去领略和体味沿途遇到的所有美好和艰辛,生命也会因为奋斗变得更充实、更丰满。到了肿瘤晚期,生命的宽度已成为过去,摆在眼前的只有生命的长度。病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加剧了病情的发展。现实中有些癌症病人,病情本不该进展如此之快,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感觉到死亡的临近,病人们开始用恐惧代替思考。活着,变成了某些人的“执念”。只想着要多活一天,再多活一天……至于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多活一天的生活质量如何,他们不曾多加考虑。这多活的一天又与之前的每一天痛苦地“苟活”有什么意义,这种不经思考地痛苦地活着又有多大意义?

在死亡面前,一切生命都难免恐惧和战栗。不管一个人的生命还剩下多长时间,死亡都是最终的归宿,害怕和焦虑是没用的,只能徒增临终前的痛苦。疾病无情,人生无奈,历经磨难坎坷,死亡还是到来。生命临近终结的时候,有时抢救措施只能增加肉体上的痛苦,只能短暂地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没有生活的质量。很多时候,医生既救不了人命,也治不了人心。作为医生,也有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的流逝。作为夫妻或者孝子孝孙,经过一段时间跑前跑后的照顾,耐心逐渐磨平,痛苦被麻木代替,还有不菲的医疗费用负担以及病危病重通知的惊吓,最终,对生命的执着变成了无奈的放手。

谈死,必谈生。 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有质量,活得健康。而什么是健康呢?健康就是身体、精神、社会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和完美状态。当人们只顾盯着眼前的目标,为赚钱拼命,为升职拼命,为成功拼命,只会用拼命来实现心中不断膨胀的“梦想”,他们被内心的欲望蒙蔽了双眼。等到失去健康的那天,他们才明白,自己计划中的人生最终目标已没有机会达到。他们错过了生命沿途的风景,他们过度透支健康的时候,疾病、肿瘤已趁虚而入。当身体发出的提醒一再被忽视时,疾病突然爆发了;当体检的建议不断被忽视后,肿瘤悄悄走到了晚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不管手握再大的权力,再好的财力,再强的势力,再高的医术,也阻挡不住死神的到来。

人的生命渺小而卑微,人的一生短暂而匆忙。人终要一死,终要失去所有的一切。有的人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有的人想着自己在这世上活一回,想要留下点曾经来过一趟的痕迹……即便你留下了什么,也抵不过海枯石烂宇宙变迁,就连恒星都无法奢望永恒,更别说渺小的人类,纠缠那些又有什么虚无缥缈的意义呢?

活着就是要在有限的人生里学会看淡名利,因为早晚有一天你会失去;学会接受死亡,因为早晚有一天你要面对。面对死亡,我们要有勇气向死而生,用昂扬的姿态凝视死亡。当生命存在时,要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努力地从事各种活动,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珍惜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尽可能地品尝人生的种种滋味,凸显“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对将逝者而言,当死亡来临之际,就会毫无恐惧,心安理得,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并为即将永久地安息而欣喜。对亲属而言,亲人虽已亡故,但那是融于流水,混于天籁,游于天宇之间的一种超自然的领悟。对好友而言,有一些人,他们在你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回忆一生。

《庄子》曰:天地也,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安心等待死亡的降临。作为医生,我们并不能一味地以延续病人的生命长度为使命,而是要让他们活得有质量,死得有尊严。

猜你想看

@ 2023 抗癌健康网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包括且不仅限于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分享。

湘ICP备19021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