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肥胖会增加后代罹患肝癌的几率
原创 辛迪 医学界癌友会
我国研究者在肥胖小鼠母亲中鉴定出一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即miR-27a3p,其似乎可传递肝癌易感性,从而增加后代甚至之后数代的肝癌发生几率。
在世界人口中,大约三分之一属于超重或肥胖,而这种全球性肥胖流行正威胁着人类健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包括肝细胞癌(HCC)在内的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对于母系肥胖是否会影响后代的肝癌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席研究员郑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黄昆教授等在肥胖小鼠母亲中鉴定出一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即miR-27a3p,其似乎可传递肝癌易感性,从而增加后代甚至之后数代的肝癌发生几率。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Hepatology。
研究中,研究人员给予高脂饮食(HFD)肥胖小鼠二乙基亚硝胺(DEN),以诱发HCC。通过RNA测序,鉴定随子代延续改变的基因和microRNA。
结果发现,向妊娠小鼠注射microRNA miR-27a-3p,不仅会使后代(胎儿、幼年和成年期)的肝脏miR-27a-3p表达上调, Acsl1和Aldh2的基因表达下调,而且加剧了DEN处理后代的HCC发生。
高脂饮食诱导的母系肥胖可导致后代对DEN诱导的HCC易感,并且这种易感性是数代累积的。
肝癌发生的几率增加呈代际性。例如,肥胖母亲和肥胖祖母的后代的严重程度高于肥胖母亲但体重正常祖母的后代。
此外,在人类HCC样本中,癌症基因图谱(TCGA)分析显示,miR-27a-3p上调和Acsl1/Aldh2下调与生存呈负相关。肝脏miR-27a-3p与来自脂肪/非脂肪肝脏的肿瘤/非肿瘤组织的Acsl1/Aldh2表达呈负相关。
郑教授表示,对于妊娠母亲,血清miR-27a-3p水平直接影响后代的健康,将来或可将其用作诊断或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因此,呼吁全球努力共同解决人类母系多代肥胖问题。
黄教授表示,该研究为母系肥胖与后代疾病的发生之间建立了机制性联系,这将有助于探索胎源性和发育起源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在同期述评中,法国巴黎Cordeliers研究中心Sabine Colnot和德国乌尔姆大学医院André Lechel评论指出,这项研究为癌症研究在代谢与表观遗传学的交叉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母系肥胖如何影响其后代肝癌发生提供新的信息。遗传方式并非呈经典的代际性,而是多代性,即对HCC的易感性是随着子代延续而逐渐增加的。
总而言之,母系肥胖与后代疾病之间的存在显著关联,应注意代际和多代间的潜在临床影响。
参考文献
[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6/e-moi062220.php
[2] Sun Y, Wang Q, Zhang Y, et al. Multigenerational maternal obesit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CC in offspring via miR-27a-3p[J]. J Hepatol. 2020;S0168-8278(20)30216-6.
本文首发:医学界癌友会
本文作者:辛迪
原标题:《注意!母亲肥胖会增加后代罹患肝癌的几率!》
精彩推荐:癌症恢复后人发胖